文学院成功承办“诗映人文 美育华年” 河北北方学院美育系列活动之中华诗词大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号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日,“诗映人文 美育华年”河北北方学院美育系列活动之中华诗词大赛决赛在张家口市图书馆圆满收官。这场历时月余的诗词盛宴,由教务处主办、文学院承办,百余名选手经初赛笔试、复赛鏖战,最终十强汇聚决赛舞台,以诗为媒演绎传统文化新韵。


图片

决赛在书香茶韵交织中启幕,篆香、书法、古琴、茶艺等艺道表演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沉浸式空间。在基础竞技环节,选手从以北院三张文化名片命名的16个锦囊中随机抽取考题。面对涵盖诗词背诵、创作背景、意象解析的多元挑战,选手们展现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敏捷的应变能力。飞花令环节上演诗词积累的巅峰对决,选手们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大令字展开激烈角逐,轮流吟诵含令字的诗词,观众席此起彼伏的掌声将现场热度推向沸点。在诗词演绎环节,选手们以多元的艺术形式赋予古典诗词新的生命。话剧组通过《离骚》《江雪》的情境再现,展现屈原的求索风骨与柳宗元的孤绝意境;朗诵者以铿锵声线诠释《满江红》的壮怀激烈,以婉转语调诉说《长恨歌》的缠绵悱恻;京剧《桃花庵歌》的唱念做打间尽显传统戏曲韵味,而新媒体技术则让《梦游天姥吟留别》在虚实交错的幻境中重生。演唱者以草原长调演绎《敕勒乌兰·碧原长歌》,讲解者则通过对《伯兮》的深情解读,将两千年前征妇的思念化作当代青年的文化共鸣。10个诗词创意秀,既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传统文化基因的现代激活。在汉服走秀环节中表演者化身历史长河中的传奇女性,衣袂飘飘间尽显华夏服饰之美,为大赛画上圆满句点。最终,评选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

图片

本次大赛是河北北方学院美育实践的创新探索,通过“诗词+艺术+科技”的跨界融合,让传统文化在青年学子中焕发新活力。此类活动将持续开展,构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立体培养体系,助力青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图片